脾虚气滞证是以脾气不足,运化失常为本,而气机阻滞而标,临床治疗往往是标本兼顾,既需要健脾益气,也要理气顺气,所用药物包括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等补气药,还包括陈皮、木香、砂仁、柴胡、枳壳、升麻等理气药,具体用药还需结合患者病情。
1.健脾补气
脾虚气滞是中医的一种症候,常见于结肠炎、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气虚、气滞,可见纳差、腹胀、腹痛等症状。治疗上需要采取健脾益气的原则,可选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物。
2.理气顺气
脾虚气滞证是以脾气不足,运化失常为本,而气机阻滞而标,由于气虚运行无力而出现阻滞不畅的情况,患者可有腹胀、头目眩晕、嗳气呃逆等症状,临床上也多选用理气的药物,比如陈皮、木香、砂仁、柴胡、枳壳、升麻等。
3.既要补气,又要顺气
中医临床治疗脾虚气滞证,即要补气,也要顺气,达到标本兼顾的效果,脾虚气滞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香砂六君子丸、木香顺气丸、人参健脾丸等等,可以起到益气健脾、化湿行气的作用。另外患者还需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