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患者的肌酐为120多代表肾脏排毒代谢功能受损,这种损伤一般是不可逆转。但是在早期及时给予规范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是能够减轻或者延缓肾脏病变进展,从而能够促进肌酐恢复正常水平,但需要注意生活管理,防止肌酐再次升高。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尿酸生成增多或者尿酸排泄不足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在肾脏中沉积而影响肾脏功能。痛风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酸结石、轻度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等等,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急性关节炎症状。
另外痛风性肾病若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肌酐升高,通常肌酐值达到120多代表患者肾脏功能不全,这种病理改变是不可逆转的。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通常可经过肾小球过滤出体外,但当肾小球出现较严重的功能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幅度较大时,此时肌酐值会升高。
针对痛风性肾病引起的肌酐升高,临床常食用降肌酐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肾衰宁片、尿毒清等药物,而且如果患者病情严重,肌酐值多大,还可应用透析治疗来降低肌酐。通常早期阶段及时给予规范治疗,能够控制病情进展程度,也可使肌酐恢复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