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比较难降,那是因为肾脏代谢功能减弱,促使体内水钠潴留,会使血管容量增多而导致血压不断升高。同时也可引起肾脏缺血导致肾素过多,进而加重血压升高症状。在这些病理改变的影响下,肾性高血压不易控制,常使用多种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肾引起的高血压也称为肾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肾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慢性肾脏疾病,比如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所以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等。
肾性高血压属于顽固性疾病,患者高血压症状比较不容易控制。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肾脏功能受到不可逆损伤,导致其代谢排泄能力减弱,从而使得水钠潴留体内,造成血管容量过多而促使血压不断升高。另外还可能是因为肾脏狭窄缺血,引起肾素分泌过多,进而加重高血压症状。
在上述病理改变的影响下,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难以控制,临床治疗多使用多种降压药物,其中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β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氢氯噻嗪、氯噻酮等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