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结晶是胆固醇代谢紊乱所引起,常见于高胆固醇饮食、长期不吃早餐的人。胆固醇结晶是形成胆结石的前提,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干预,胆固醇结晶会逐渐演变为胆固醇结石。对于胆固醇结晶,可以及时进行饮食调整,定期随访观察,防止发展为胆结石。
一、胆固醇结晶的发生机制
胆固醇结晶实际上是一种胆汁中的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当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超过了胆汁酸和磷脂的溶解能力,胆固醇无法完全溶解在胆汁中,就会开始析出胆固醇结晶,沉淀在胆囊壁上。随着结晶逐渐积累、增大,可能会形成胆囊结石。
二、胆固醇结晶的原因
胆固醇结晶除了与胆囊疾病有关,还与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会导致人体吸收的胆固醇过多,进而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长期不吃早餐,导致胆汁不能及时排泄,在胆囊内过度浓缩,也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
胆固醇结晶通常是胆囊结石的前期表现,大多没有症状,不算严重,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患者要及时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利胆的药物,以促进胆固醇结晶的消除。如果患者放任不管,会导致胆固醇结晶不断积累,进一步发展为胆固醇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