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之所以不宜饮用牛奶,主要是由于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牛奶的消化不充分,既会浪费牛奶的营养物质,也会诱发胀气、腹痛、腹泻等问题。此外,如果本身就有肠胃疾病,更不建议空腹饮用牛奶,以免对胃粘膜产生明显的刺激,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一、不能充分消化吸收
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但其所含的水分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如果在空腹状态下饮用牛奶,水分会明显稀释胃液,影响牛奶蛋白质的消化;而且牛奶是流质食物,如果胃内没有其它固体食物,那么牛奶在胃肠内停留时间就会比较短,从而造成牛奶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
二、诱发胃肠问题
牛奶中没有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排入肠道后,不仅是营养的浪费,还会诱发肠道内的异常发酵,产生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在空腹状态下饮用牛奶,可以刺激胃酸迅速分泌,从而刺激胃黏膜,出现胃疼、反酸、烧心等不适。
如果本身就有胃病,那么空腹喝牛奶就更容易刺激胃黏膜,影响病情的恢复;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问题,空腹喝牛奶也更容易造成乳糖快速进入肠道,诱发腹痛、腹泻等。一般建议饭后1到2小时适量饮用牛奶,也可以随餐适量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