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路脚踝外侧就疼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踝关节外侧存在软组织或关节面的损伤。另外,外踝后下方腓骨肌腱鞘炎、脚踝部关节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脚踝外侧疼痛不适。不同原因引起的脚踝部疼痛,其对应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1、外踝后下方腓骨肌腱鞘炎
外踝后下方腓骨肌腱鞘炎引起的脚踝外侧疼痛,最常见于滑雪运动员。这种情况引起疼痛是首先要进行患者局部制动,其次可以局部进行理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缓解疼痛。轻微疼痛的患者可以加高鞋内根骨外侧缘的高度,以减轻疼痛。
2、走路姿势不正确
走路姿势不正确或者长时间走路、跑步会使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加重下肢肢体、关节的承重负担。如果肌肉的紧张状态得不到缓解就可能会引起小腿疼痛,甚至迁延至脚踝部的疼痛。这种情况引起的疼痛一般可以通过休息、按摩、热敷得到有效缓解。
1、脚踝软组织损伤
脚踝软组织损伤是最常见引起脚踝部疼痛的原因。其主要是由于外伤、拉伤、扭伤等引起。软组织损伤24小时以内建议冷敷缓解肿胀的发生,24小时以后可以热敷减轻局部肿胀的现象,也可以通过理疗等其它物理治疗缓解疼痛。
2、脚踝外侧的外伤
脚踝部的外伤是引起走路时脚踝外侧疼痛最明显的因素。利器割伤、鞋子磨脚、磕碰等都可能会引起脚踝外侧创伤。局部细小创伤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创面比较大就要注意避免感染,以免造成疼痛加重,也可以使用云南白药喷雾局部消炎,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