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由于湿气重,在拔罐时,罐内会出现水珠,皮肤会有出水泡、出血点、淤血等情况,这都属于正常情况。那么,拔罐出水泡怎么办呢?
1、保持局部清洁
拔罐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受到刺激,从而出现水泡的情况。首先可以使用温水清洗局部,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导致局部皮肤破裂引起感染。
2、消毒处理
在拔罐起泡后,保持局部清洁,然后用碘伏或者酒精对起泡周围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杀菌。如果局部皮肤出现了轻微破损的情况,可以使用碘伏或者酒精对破损处进行消毒,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3、排液处理
如果水泡比较严重,出现了较多的水泡,并且泡液比较少。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注射器扎破,将里面的液体放出,从而缓解症状。不建议用手挠破,避免增强破溃的情况。
4、药物处理
拔罐出水泡后,如果情况不严重,可以消毒处理,然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即可。如果出水泡的情况严重,可以前往医院开药。比如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帮助预防感染,促进恢复。
5、创口贴
拔罐起泡后先保持局部清洁,然后消毒、排液处理即可。如果是不出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贴创可贴,但是如果出门建议贴个创口贴,不仅有利于皮肤创面的恢复,还可以避免灰尘、细菌等物质粘在创面引起感染。
结语:拔罐出水泡怎么办,拔罐后出水泡是由于体内湿气重,属于正常现象。出现水泡后保持清洁,然后消毒、排液即可,当然也可以涂药和贴创口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