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出汗能够排出体内的湿气,通过汗液的排出而减少体内水湿之气,但是出汗不宜太过,以身体微微出汗为佳,避免大汗淋漓,否则会伤及阳气,加重湿气。此外,除了运动出汗排湿外,患者还应配合服用药物,根据医生指导选用健脾祛湿的中药。
湿气在中医上称为湿邪,可分为外湿或者内湿,外湿为六淫之一,可侵袭正气虚浮者脏腑,而内湿则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脾脏生理功能时常、体内水湿停聚所致的病理状态。外湿和内湿都可阻碍气机运行,损伤脾胃阳气,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一般情况下,出汗能够排出体内的湿气,通过汗液的排出而减少体内水湿之气,因此体内有湿的人可适当运动锻炼,以此促进湿气排出体外。但是出汗不宜太过,以身体微微出汗为佳,此时化湿效果比较好避免大汗淋漓,否则会伤及阳气,加重湿气。
出汗虽然可以促进湿气排出,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湿气问题,体内的湿气大多是由脾虚所致,因此体内有湿的人还应该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中药,比如茯苓、白术、扁豆、薏米等等,也可服用参苓白术丸、平胃散等具体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