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统血是指脾气不足,不能统摄血液而引起的病症,一般可因饮食不当,嗜食油腻、甜食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或者因体弱多病、情志失调、缺乏运动锻炼、思虑过度等因素伤及脾气,使患者出现食少纳差、体倦乏力等气虚症状,以及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
脾不统血是一种中医病证名,具体是指脾气不足,运行无力导致气血亏虚,同时气虚不同统摄血液。因此患者多表现出气虚的症状,比如脘腹胀满、食少纳差、大便不畅或稀溏、体倦乏力、头目眩晕等,同时伴有大便出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的出血症状。
脾不统血的的形成跟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而导致气血亏虚,也包括饮食不当,嗜嗜食油腻、甜食、生冷寒凉食物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以及体弱多病、情志失调、思虑过度、缺乏运动锻炼等因素。因此诊断脾不统血证除了注重临床症状外,还需结合患者既往生活史。
脾不统血者在发病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专业中医师辩证分析后,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比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归脾丸、八珍汤、黄土汤等,这类方剂中含有白术、黄芪、党参、当归、木香、白芍、甘草等中药,可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