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阴虚是指脾阴虚和胃阴虚同时存在,多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胃病损耗阴津等引起,其临床症状主要为饥不欲食、胃脘嘈杂、干呕呃逆、口干唇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短少等,另外长期脾胃阴虚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消瘦、体倦乏力等症状。
脾胃阴虚是一种中医临床病证名,具体是指脾阴虚和胃阴虚同时存在,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能够将水谷转化为精微而输送至人体个脏腑组织,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但是如果脾失健运,或者胃阴亏虚,那么就会导致患者出现阴虚症状。
一般情况下,脾胃阴虚的临床症主要以胃阴虚症状为主,胃阴不足而致使胃阳相对亢盛,体内产生虚热,进而引起饥不欲食、食欲减退、胃脘嘈杂、干呕呃逆、口干唇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短少等症状,如果脾胃阴虚病程较长,还可见患者出现身体消瘦、体倦乏力等营养不良症状。
脾胃阴虚在临床上可见于各种脾胃病,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这类患者除了西药治疗外,还可以应用中医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滋阴健脾的药物,比如麦冬、生地、沙参、玉竹、石斛等等等,也可使用益胃汤、沙参麦门冬汤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