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艾灸哪个部位

2022-05-17 18:04:41人浏览
唐庆
唐庆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临床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包括艾灸,通常医生会在患者腹部关元穴、中脘穴等部位进行艾条灸治疗,或者在下肢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以及背部的脾俞穴、胃俞穴等部位进行艾灸。一般规范的艾灸能够改善患者脘腹疼痛、四肢畏寒、大便溏薄等虚寒症状。

1.腹部穴位

一般临床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患者,可在其腹部进行艾灸治疗,比如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眼下三寸的关元穴,或者是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眼上四寸的中脘穴,通常多采取艾条灸,每次艾灸15-30分钟左右,能够起到健脾和胃、升阳止泻的效果。

2.下肢穴位

另外还可以艾灸脾胃虚寒患者身体上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巡行的部位,比如足三里穴,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为临床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艾灸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处的三阴交穴。

3.背部俞穴

此外还可艾灸脾胃虚寒患者背部的俞穴,比如脾俞穴,其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部位,或者是胃俞穴,其在腰背筋膜上,第12雄主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脾俞穴和胃俞穴时,可以配中脘穴、梁丘穴、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腹泻、胃痛症状。

云友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