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肾结核不能够自愈。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通常是肺、骨等处结核病灶经血循环传播到肾脏而发病,患者可有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在发病后需要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否则可能会引起肾盂积水、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肾结核是泌尿系结核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多发于20-40岁的男性人群,一般因结核杆菌由肺、骨等处结核病灶经血循环传播到肾脏而发病,患者发病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还可能伴有血尿、脓尿、腰痛等症状,需要到医院作系统性检查来明确病情。
肾结核本身不具有自限性,往往不能自愈,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医院进行相关治疗,一般多采取规范性抗结核治疗,联合使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链霉素等药物,减少发生耐药性。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肾脏重建术和部分肾脏切除术。
肾结核患者早期及时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好,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膀胱挛缩、对侧肾积水、腹水等,严重时还会损害到肾脏功能,甚至进展至肾功能衰竭,引发水和电解质紊乱、少尿等症状。因此肾结核的患者在发病后要及时治疗,不要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