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尿液酸碱、尿渗透压、尿浓缩和稀释试验、无离子水清除率等指标来评估肾小管受损情况,另外还可以通过氯化铵负荷试验来判断是否存在肾小管性酸中毒。除此之外,尿肌酐、血肌酐、尿钠等指标也可对肾小管受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1.尿渗透压
尿渗透压也叫做尿渗量,它能够反映单位容积尿中溶质分子和离子的颗粒数,一般肾小管受损之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会减弱,此时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可见尿渗透压降低,而且尿渗透压仅受溶质分子浓度影响,因此尿渗透压变化能更真实地反映肾小管状况。
2.尿酸碱度
肾小管受损还可以看尿酸碱度指标,正常人的尿液呈弱酸性,尿液pH值在5.0-7.0之间,而当肾小管受损之后,可能不能充分分泌酸性物质以及氢离子,由此不能正常酸化尿液,导致尿液的pH指会升高,超过7.0,可以致使尿液呈弱碱性状态。
3.酸中毒
肾小管受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酸中毒,因此可以对患者进行酸中毒检查,一般采取氯化铵负荷试验、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通过让患者口服氯化铵或者碳酸氢钠盐,然后观察尿液的酸碱状态。一般对于已有明显酸中毒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氯化铵负荷试验,以免加重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