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降了肌酐是否会下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判断。如果如果肌酐偏高是因痛风性肾病引起,那么这类患者尿酸含量下降可能会减少肾脏损伤,进而使得血肌酐下降。而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其它原因引起的肌酐偏高,并不会随着尿酸下降而降低。
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正常人体内的尿酸含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尿酸产生过多或者排泄减少,那么会导致体内尿酸潴留过多,从而会对人体造成损伤,长期下去可能会引起痛风,而痛风继续发展也可对肾脏造成损伤,引发痛风性肾病。
因此若是痛风性肾病导致肌酐偏高,那么在使用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以及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后,随着体内尿酸含量的降低,能够延缓肾脏损伤,血肌酐水平可能也会下降,但是通常并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引起的血肌酐偏高,并不会随着尿酸下降而降低。
对于血肌酐偏高这一情况,首先就要辨明病因,然后再根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避免盲目服用药物。同时患者在生活上还需调整饮食结构,比如存在高尿酸血症时,则要限制嘌呤的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产品、肉汤、香菇等高嘌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