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出现蛋花样大便是不正常,这可能提示着宝宝存在消化不良、腹部着凉、肠道菌群失衡,或胃肠道细菌、病毒感染等。当宝宝出现蛋花样大便时,若症状较轻微,可适当服用益生菌缓解。但如果伴随有腹泻、腹痛等,则建议尽早就医。
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乳糖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新生儿以及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营养来源。但由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因此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出现大便形状稀、大便次数增加的现象。
而且部分宝宝在母乳喂养后,还可能会出现蛋花样大便,或大便中带有奶瓣等,这都是不正常的。母乳喂养的宝宝,若突发出现蛋花样大便,则多提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腹部着凉、肠道菌群失衡,或胃肠道细菌、病毒感染等情况。
如果是长期都存在蛋花样大便,但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等都比较正常,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母乳性腹泻。如果是母乳性腹泻,也是要引起重视的,长期以往可能就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等方面造成影响。因此,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长期出现蛋花样大便,就要尽早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