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用的清肠药都比较安全。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清肠药一般分为很多种,聚乙二醇和甘露醇属于渗透性的药物,比较适合手术或肠镜前清肠使用。蒽醌类药物和拉克替醇属于泻下药,能够有效改善便秘。
1. 聚乙二醇
聚乙二醇属于渗透性药物,服用后不会被肠道吸收和代谢。临床上常用聚乙二醇4000作为做肠镜前的清肠药。聚乙二醇含钠量少,不会引起肠道内电解质紊乱,造成拉脱水等情况,不良反应也较少。
2. 甘露醇
甘露醇和聚乙二醇一样属于渗透性药物。其高渗透性会促进肠道分泌肠溶液和水分,达到清洗肠道的效果。甘露醇在临床上多用于肠镜前的清肠,服用甘露醇后要继续饮用大量的水,帮助清肠。
3. 蒽醌类药物
蒽醌类药物属于一种刺激性泻药,在临床上也经常使用。蒽醌类成分主要对大肠产生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于大肠附近的神经系统,加快大肠蠕动同时刺激肠液的分泌,比较适合便秘严重人群。这类药物不适合老年人和肾功能衰弱的人使用,也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造成不良影响。
4. 拉克替醇
拉克替醇是一种缓泻剂,属于二糖的一种,在小肠内不会被分解和吸收,在结肠中被微生物分解形成酸性物质,改善结肠ph值。同时提高了结肠渗透压,增加了肠液的分泌,达到清肠排便的效果。肠梗阻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