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患者自己是无法判断胆汁分泌不足的,因为胆汁分泌不足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属于非特异性症状,偏食油腻食品、慢性肝病、胆管堵塞、长期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这种现象,无法将之与胃部病变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区分开。
胆汁主要是由肝细胞产生的,在人体摄入大量食物后,胆汁的分泌会明显增加。虽然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是它可以将脂肪乳化成利于消化的脂滴,并且能够促进脂肪酸以及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如果胆汁分泌不足,机体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就会出现障碍,动物皮肉、奶油、坚果等高脂食物就难以被正常消化,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等胃肠道症状,但慢性胃炎或其它疾病也可表现出类似的症状,病人无法靠这些表现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胆汁分泌不足的情况。
如果患者的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一直持续,建议去医院的消化科或肝胆科做进一步检查,不要在病因尚未明确的情况下盲目使用药物,以免掩盖真正的病因和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