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可以导致便血,在微生物感染、肠道缺血、机体免疫机制异常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的胃肠黏膜受到损伤,可以通过蒙脱石散、美沙拉嗪等药物来改善便血的症状。但如果患者便血的症状较重或一直持续,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其它下消化道出血性病变。
肠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性反应,其包含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患者的具体表现症状与病因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便血只是肠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此外,患者往往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由于肠炎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存在充血、水肿甚至是黏膜坏死、脱落、继发感染等情况,在排便时,粪便可以将黏膜下的血管刮破,血液会与大便一起排出,造成便血现象。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可能会出现大量便血的症状,也就是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一般会伴有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需要及时进行补液、止血和输血治疗,以免发生休克的情况。
除肠炎以外,肛门撕裂、痔疮、消化道溃疡、肠息肉等疾病也可以引起便血,如果患者便血的频率较高,建议去医院做肠镜检查或粪便常规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