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骨头疼痛常见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点:一、长期维持坐姿不动导致屁股局部受压严重;二、屁股局部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骨骼等组织;三、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时,压迫了周围神经;四、坐骨神经发生损伤或炎症,或受到了压迫和刺激。
长期坐姿工作、学习导致屁股部位组织、骨头承受的负荷过重或血液循环不畅所致。这种情况引起的疼痛一般站起来适当的活动以后就可以有效改善。所以也建议长时间坐着的人在维持坐姿一段时间以后就要站起来活动拉伸一下筋骨。
长期负重过度或运动过量等造成屁股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那么在活动时,炎症刺激周围组织或神经也会出现屁股骨头疼痛的现象。炎症刺激引起的疼痛在急性发作期不能通过热敷、按摩或者推拿等方式缓解,避免造成炎症扩散,导致疼痛加重。如果疼痛比较剧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时,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引起屁股骨头疼痛。这种疼痛一般可以通过热敷、针灸、红外线理疗、牵引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但想要完全消除疼痛可能需要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手术才能达到,比如全椎板切除术。
坐骨神经位于臀大肌深处,延伸至整个下肢,所以当坐骨神经出现损伤、压迫、刺激以及炎症等问题时,也会出现屁股骨头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会从腰部、臀部一直延伸至足底,并且是针刺样、烧灼样的疼痛,在弯腰、咳嗽、下蹲时会出现疼痛加重现象,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