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具体病情来判断。大部分的胆汁淤积性肝病不太严重,可由病毒感染、酒精和药物损伤,或者胆道机械性梗阻引起,一般只要积极治疗,去除致病因素后都可好转。但如果发展到肝硬化,则病情较重,严重时影响患者寿命。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胆红素、胆汁酸盐生成和排泄障碍引起的肝胆疾病,其病因可分为肝内和肝外两个当面,肝内主要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肝外因素主要是胆道结石、胆囊癌等,此外一些遗传和免疫因素也可引起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可能会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还会有眼睛巩膜和皮肤黄染、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加深等症状。但长期胆汁淤积,还可能会出现大便恶臭稀薄、夜盲症、骨头疼痛等症状。
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只要早发现、早诊断并早治疗,大部分患者在去除致病因素后,能够逐渐好转,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若肝病发展呈肝硬化,那么病情相对严重,治疗难度也较大,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甚至可在短时间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