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和乙肝相比较,乙肝相对严重一些,但还需结合病情来判断。一般情况下,甲型肝炎多为急性感染,病程较短,多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且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就可康复。而乙肝病程较长,易转为慢性,如果没有积极抗病毒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甲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一般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染。大部分感染患者都是急性发病,有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畏寒、肝区不适等表现,部分患者会有眼白和皮肤发黄症状。另外甲型病毒性肝炎通常会转变成慢性肝炎,并且治愈之后,可会出现终身免疫情况。
乙肝是指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乙肝病毒可以损害患者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纤维化。乙肝急性期多有乏力疲倦、头身疼痛、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若没有及时治疗,乙肝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阶段,则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比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肾功能的衰竭等。
总体来看,乙肝比甲肝较严重,但也需要根据患具体病情来判定。如果是暴发型甲型肝炎,患者可因脑水肿、消化道出血等在3周内死亡,而如果乙肝患者只是轻微感染,可能无明显症状,并且通过积极治疗,患者可长期生存。